第四色亚洲色图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_www.91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策和文件 > 本級規范性文件

  • 索引號: 
  • 主題分類: 
  • 發文機關: 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2021年07月05日
  • 標題: 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發文字號:  華龍政辦 〔2021〕23號
  • 發布時間: 2023年12月28日
  • 主題詞: 
  • 有效性: 

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時間:2023-12-28 來源:區政府辦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部門,濮東產業集聚區管委會,東北莊雜技文化園區管理中心,特色商業區發展服務中心


為進一步優化體育服務供給,激發全民健身熱情,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4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國辦發〔2020〕36號)、《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21〕3號)、《濮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濮政辦﹝2021﹞10號)等文件精神,經區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全民健身為核心,以競技體育為特色,以產業發展為動力,以體育文化為載體,大力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體育。著力構建全民健身設施網絡、賽事活動、體育組織服務干預三個體系,打造以健身促健康的魅力新華龍。


二、發展體育賽事產業


(一)完善體育賽事體系


1.構建新型運會賽事體系。把學生運動、青少年運動、職工運動、全民健身活動、老年人健身活動納入會,每年舉辦一屆全區職工運動會、學生(青年)運動會、全民健身大會、老年人健身大會。


2.構建全青少年賽事體系。設立學生(青少年)運動會,科學設置組別,合理安排賽制,精心組織實施。建立分學段(小學、初中、高中)、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校內比賽、周末組織校際比賽、假期組織或參加跨區域及全性比賽。大力發展職業化青少年體育賽事,由各單項協會主辦,發揮俱樂部作用,舉辦俱樂部聯賽。實施新周期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開展“奔跑吧,少年”主題系列活動。


3.深入開展全民健身主題示范活動。辦好職工運動會,培育線上線下全民健身活動,大力發展民族、民俗、民間體育活動,做好華龍全民健身總品牌。


(二)夯實體育賽事基礎


1.培育新型賽事業態。大力發展帳篷露營、定向越野、素質拓展、航模、場地摩托車等戶外運動,新建和命名一批戶外體育活動營地,探索舉辦戶外運動大會。


2.強化體育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各運動項目的技能培訓和等級評定,積極發展各體育運動項目的冬令營、夏令營、訓練營。


3.加強賽事標準化建設。制定賽事活動組織、流程、服務等標準,建立績效評估機制。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教育局,各鄉鎮街道)〕


(三)強化賽事政務服務


1.規范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對舉辦體育賽事相關聯的審批事項,相關部門不得要求賽事主辦方提交體育部門的審批材料。對確需保留的安全許可以及道路、空域、水域、無線電使用等行政審批事項,要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建立多部門一站式賽事活動服務機制,政府提供場地、環保、交通、醫療等服務,并納入華龍政務服務網。嚴格執行國家關于體育賽事活動的安全管理規范,努力降低安保成本。


2.加強體育賽事表演機構信用管理。建立覆蓋體育競賽表演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和參賽人員的行業信用體系,建立“黑名單”制度,依照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3.促進社會力量辦體育。推進體育資源開放,、鄉鎮(街道)兩級體育部門和體育社會團體公開發布年度賽事活動計劃,引導社會力量提供賽事服務,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建立和完善政府、社會、市場三者有機統一的協調發展機制。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區發改委、水利局、交通局、林業中心、區衛健委、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


(四)發展體育社會組織。推進管辦分離、政社分開,健全區、鄉鎮(街道)兩級體育總會、老年人體育協會、體育社會指導員協會、農民體育協會、殘疾人體育協會,實現全覆蓋。發展單項體育運動協會和基層體育社會組織,發展社會體育俱樂部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社會組織全部實現網上審批。發展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和職業社會體育指導員,推廣家庭健身教練,完善健身教練、體育經紀人等職業標準和管理規范,全體育健身場所健身指導教練全部持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上崗。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民政局、各鄉鎮(街道)〕


三、促進體育消費


)引導體育消費需求。推動全民健身,培養終身運動習慣,增強體育消費黏性。制定實施華龍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建立全民健身指標體系。加強全民健身宣傳,普及科學健身、運動技能、體育文化等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強化科技支撐,優化健身體驗。鼓勵利用平臺促進消費者互動交流,提升體育賽事消費意愿。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科技局、各鄉鎮(街道)〕


)優化體育消費環境。打造消費新業態,鼓勵興建體育服務綜合體項目。培育體育消費新模式,鼓勵開展健身休閑、競賽表演活動。加大對體育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打擊力度,保障消費者權益、增強消費者信心。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發改委、財政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      


)推動體育產業升級。落實濮陽市華龍區體育產業基地管理辦法,認定一批體育產業示范基地、示范單位、示范項目。依托主業發展體育服務業引導產業集聚,推動省、市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發展能夠引領產業發展方向的核心運動項目和精品賽事活動,充分發揮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整合區域鏈的作用。強化體育信息服務,建立結構合理、要素齊全、全面覆蓋體育場地、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的體育信息服務體系?!藏熑螁挝唬?/span>區文廣旅體局、科技局、統計局、各鄉鎮(街道)〕


四、強化體育設施服務供給


(一)實施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到2025年以前,全面完成區“一場兩館”建設任務,謀劃新建1個級體育綜合場館;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全體育公園(營地、基地)不少于2個,健身步道不少于200公里;鄉鎮(街道)“一場一中心”覆蓋率100%,新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行政村覆蓋率100%,新建社區居住區體育設施達標率100%,老舊小區改造體育設施配套率100%,街頭小微健身園體育設施配套率100%,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覆蓋率100%。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各鄉街道


)全面落實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任務


1.全面完成體育場館建設目標。按照國家、省、市要求,制定“一場兩館”(體育場、全民健身綜合體育館、游泳館)建設計劃,2025年前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2.全面建成鄉鎮(街道)體育健身工程。每個(鎮)至少建成1個多功能運動場(健身廣場),有條件的可建設文體活動中心(文體活動室);每個街道辦事處至少建成1個多功能運動場(健身廣場)和1個文體活動中心(文體活動室);鼓勵鄉鎮(街道)體育場地設施兼容發展,充分利用居住用地、文化設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醫療衛生用地、娛樂康體用地、一類工業用地、公園綠地建設體育場地設施。


3.全面落實城市社區健身設施建設標準。城市新建社區居住區室內體育活動設施的標準不低于地上總建筑面積的0.3%或室外不低于0.9%。低于上述標準時,室內最低不低于100㎡,室外最低不低于300㎡,且室內體育活動室應獨立設置,室外場地長度不低于18m,寬度不低于15m,并納入規劃設計標準和聯合驗收標準,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占。老舊小區改造要按照新建社區居住區標準建設體育設施,因場地限制不能成片建設體育場地設施的,堅持因地制宜、能建必建的原則,可靈活布局健身設施。


4.全面建成新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現新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行政村覆蓋率100%,有計劃的更新農村健身器材。


5.大力發展體育公園。在已建、新建、提升、改造的公園綠地、森林綠道等城建項目中,規劃建設老年健身示范園、少兒體育公園。


6.大力發展健身步道。按照《國家12部委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實施方案》《國家登山健身步道配置要求》《健走步道配置要求》規定,依托公園、生態廊道、綠化帶、城市公園等,建設包括健走道、騎行道在內的,適合快走、慢跑等項目的健身步道系統,2025年前完成建設目標。


7.大力發展街頭小微健身園。結合街頭游園小型公園、綠地同步建設嵌入式小微健身園。〔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住房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局、管局林業中心、水利局、農業農村局、區衛健委、民政局、教育局、商務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各鄉鎮(街道)


(三)優化體育場地設施供給。定期調查全健身設施布局和開放使用情況,制定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全健身設施信息公報;定期調查全可用于健身設施建設的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城市路橋附屬用地、閑置廠房倉庫、公共建筑屋頂、醫療衛生、農業林業水利等非體育用地空間資源情況,制定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非體育用地目錄;定期調查全可復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娛樂、養老、教育、醫療衛生、商業、公共服務等非體育設施建筑資源情況,制定并向社會公開發布可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非體育建筑目錄?!藏熑螁挝唬?/span>區文廣旅體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住房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局、房管局林業中心、水利局、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員會、民政局、教育局、商務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各鄉鎮(街道)


五、加快融合發展


(一)加快體育城建融合發展。全面落實《濮陽市城市綜合提質行動方案(2020—2022年)》和《項目臺賬》。緊緊抓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機遇,充分融合大型城市公園、森林公園、街頭游園建設,充分與公共地下停車場、大型公共設施、工礦企業閑置廠房相結合,規劃布局體育場地設施。鼓勵鄉鎮(街道、相關企業盤活閑置廠房,為市民提供體育健身場所。〔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區住建局、區城市管理局、各鄉鎮(街道)


(二)加快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建設現代體育體驗區,鼓勵旅游度假區、旅游目的地發展戶外運動,因地制宜開發徒步、騎行等體育旅游產品。鼓勵結合傳統節慶活動、法定節假日舉辦特色體育賽事活動。創建精品線路和優秀項目,打造運動休閑與體育旅游融合精品項目。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區文廣旅體局,各鄉街道


(三)加快體育健康融合發展。研究編制體育運動對慢性病預防的技術指南。推動體育健身設施與醫療康復設施聯合配置,指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設立運動健康促進服務中心,設立科學健身門診,開具運動處方,形成社區“體醫結合”的慢性病預防與非醫療干預機制。將國民體質測定納入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健康體檢項目,推動全民健身相關項目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探索建立社??ㄓ囝~可用于購買健身服務機制。〔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區衛健委、區醫療保障局、各鄉鎮(街道)


(四)加快體育教育融合發展。設立全學生(青年)運動會,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加強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規范社會體育組織、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和教練員隊伍?!藏熑螁挝唬?/span>教育局、區文廣旅體局、各鄉鎮(街道)


六、深化“放管服”改革


)簡化審批程序。加大健身設施建設審批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發改、財政、規劃、國土、住建、體育、水利、民政、應急管理、城市管理等相關職能部門,簡化、優化審批程序,提高健身設施項目審批效率?!藏熑螁挝唬?/span>發改委、財政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區住建局、區水利局、應急管理局、城市管理局、區文廣旅體局


)規范審核程序。在組織編制涉及健身設施建設的相關規劃時,就有關健身設施建設的內容征求同級體育主管部門意見;在審查審批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時,要按照國家關于健身設施規劃建設的標準規范嚴格把關。對于已建成交付和新建改建的健身設施,要嚴格用途管理,防止挪作他用?!藏熑螁挝唬?/span>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區住建局、區文廣旅體局


)推動體育場館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功能改造、機制改革。深化大型體育場館所有權、經營權分離改革,鼓勵以委托經營、特許經營、協作經營等方式交由企業運營管理。推動學校體育場館優先向青少年學生開放,鼓勵社會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學生開放。政府投資新建體育場館應委托第三方企業運營?!藏熑螁挝唬?/span>區文廣旅體局、教育局各鄉鎮(街道)


七、打造特色體育品牌


一)全民健身持續推進,滿足廣大群眾健身需求。按照城區體育以社區為重點,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的要求,全面開展群眾健身活動,定期按屆開展(足球聯賽、乒乓球聯賽、籃球聯賽、廣場舞大賽、健身氣功大賽、老年人體育活動等)品牌賽事,舉辦華龍區元旦長跑、職工運動會、健身氣功、籃球聯賽、摩托車越野賽;開展學生運動會,提升青少年運動水平,指導各協會和社區辦好各類全民健身活動,舉辦老年人健身大會,指導老年人用健康方式進行健身,深入開展全民健身主題示范活動。大力發展民俗、民間體育活動,做好華龍全民健身品牌。〔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各鄉鎮(街道)


助力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創建。對標對表國家、省創建標準,拉高工作標桿,嚴格落實創建《實施方案》《工作臺賬》和《考評標準》,補齊場地設施短板,為創建增光添彩。〔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各鄉鎮(街道)


八、落實要素保障


)優化體育用地供給。將體育用地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合理安排體育用地。


1.盤活城市空閑土地。社會力量可申請利用尚未明確用途的城市空閑土地、儲備建設用地或者已明確為文化體育用地但尚未完成供地的地塊建設臨時性室外健身設施,使用時間一般不超過2年,且不能影響土地供應。用好城市公益性建設用地,鼓勵依法依規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設用地建設健身步道等健身設施。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室外健身設施在符合相關規劃要求的前提下,由各相關方協商依法確定健身設施產權歸屬,建成后5年內不得擅自改變其產權歸屬和功能用途。應社會主體申請,提供城市空閑土地建設的健身設施,可依法按照兼容用途,依據臨時建設的辦法進行管理。


2.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統籌體育和公共衛生、應急避難(險)設施建設,推廣公共體育場館平戰兩用改造,在公共體育場館新建或改建過程中預留改造條件,強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險避災方面的功能。支持對健身設施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進行功能整合,鼓勵復合利用土地建設健身設施,通過與具有相容性用途土地產權人達成使用協議的方式促進健身設施項目落地。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結合新建小區實際和應急避難(險)需求配建健身館等設施。支持建設符合環保和安全等要求的氣膜結構健身館、裝配式健身館。在養老設施規劃建設中,要安排充足的健身空間。


3.優化供地方式。支持以租賃方式供地,以租賃方式向社會力量提供用于建設健身設施的土地,租期不超過20年。以先租后讓方式供地的,健身設施建成開放并達到約定條件和年限后,可采取協議方式辦理土地出讓手續,出讓的土地應繼續用于健身設施建設運營。依法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土地實行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招標拍賣掛牌程序可在租賃供應時實施。〔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區發改委、區住建局、區城市管理局、區文廣旅體局


(二)落實財政金融政策。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鼓勵通過現有資金渠道對體育產業給予必要支持。進一步拓寬體育產業投融資渠道,拓展體育消費企業信貸業務和金融服務,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將體育企業納入支持范圍。鼓勵保險機構積極開發相關保險產品。統籌使用體育彩票公益金等財政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群眾健身消費,鼓勵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引導經營主體提供公益性群眾體育健身服務。支持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社會組織給予項目補助、貸款貼息和獎勵。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學校、個人購買運動傷害類保險。進一步探索鼓勵群眾健身消費的優惠政策?!藏熑螁挝唬?/span>財政局、區發改委、文廣旅體局〕


(三)落實創新驅動政策。通過冠名、合作、贊助、廣告、特許經營等形式,加強對體育組織、體育場館、體育賽事和活動名稱、標志等無形資產的開發,提升無形資產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加強體育品牌建設,推動體育企業實施商標戰略,開發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體育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鼓勵企事業單位、個人研究和推廣科學健身新項目、新器材、新方法,制定完善行業標準,促進體育衍生品創意和設計開發,推進相關產業發展。充分利用現有科技資源,健全體育產業領域科研平臺體系,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建設。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牽頭承擔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科研項目。完善體育技術成果轉化機制,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藏熑螁挝唬?/span>文廣旅體局、財政局、科技局、市場監管局〕


(四)落實人才政策。實施科教興體和人才強體戰略,貫徹落實《關于深化體育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加大體育人才的引進、培養、扶持力度,符合條件的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產業人才進行培養支持。在全國運動會、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上,對獲得冠軍、亞軍、季軍的教練員、運動員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3萬元;在全省運動會、全省學生(青年)運動會上,對獲得冠軍、亞軍、季軍的教練員、運動員分別獎勵5000元、3000元、1000元;在全運動會、全學生(青年)運動會上,對獲得冠軍、亞軍、季軍的教練員、運動員分別獎勵500元、300元、200元(每得一分獎勵20元);參加市級、區級賽事的運動員、裁判員每人每天100元交通誤餐補助。屬于事業單位人員的,按照《中共河南省委組織部河南省人才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南省財政廳關于明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獎金標準的通知》(豫人社辦〔2020〕15號)執行?!藏熑螁挝唬?/span>委組織部、財政局、人社局、文廣旅體局〕


(五)建立長效機制。將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將體育事業經費、全民健身設施基本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的投入;將體育工作主管部門納入各級規委會成員單位;將全民健身場地建設情況納入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將全民健身場地、場館、設施網絡建設納入年度民生實事工程;將全民健身場地建設情況納入年度綜合考評體系,實行目標管理,嚴格獎懲考核,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責任單位:區文廣旅體局、政府督查局、文明辦、愛衛辦、發改委、財政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服務中心、各鄉街道 


 

202175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到